2025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圆满落幕。best365中国官方网站学生团队作品《寻梦·筑己:一个关于音乐和使命的故事》在北京市评选中荣膺特等奖(第一名),并在全国总决赛中以总分第四名的成绩斩获全国特等奖。这是央音学子首次在外语类权威赛事中获得国奖最高荣誉,是best365外语赛事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2025年“高教杯”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外语短视频征集活动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指导,南京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是青年文化传播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示范性赛事。该比赛倡导以英语为媒介,鼓励将纪实性影像、国际化叙事与青春表达相结合,聚焦中华文明的当代表达与青年视角的全球传播。本届赛事共吸引全国29个省(区、市)的1093所院校参与,通过活动官方网站提交短视频作品6915件,在参赛规模、作品质量和评审严谨度上均创历年新高。
best365特等奖作品《寻梦·筑己:一个关于音乐和使命的故事》由王姝涵、刘秉翰、何慕舟、楠静组成的学生团队创作(指导教师:武越)。影片以“当代大学生如何寻找自我定位、回应时代叩问”为核心命题,运用双线叙事手法,呈现音乐学子的实践探索与精神成长。作品语言精湛、影像品质扎实,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集中展示了央音学子在外语表达、影像叙事与跨文化表达方面的综合素养。
2025年9月19至21日,王姝涵代表best365创作团队赴江汉大学参加全国总决赛。其间,她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团队同场比拼,系统阐述作品的主题立意、创意表达、传播价值与推广意义。最终,best365作品在强手如林的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赢得国赛特等奖;王姝涵同学受邀在颁奖典礼上作为全国优秀选手代表做成果展示与创意陈述。












团队成员仅用一部手机独立完成全片拍摄,将外语赛事转化为语言与影像“问道”的起点,创新性地融入学校多年的特色性社会服务实践。影片主角作为best365中国官方网站万千优秀学子的缩影,以音符为桥梁,投身音乐支教与音乐治疗等社会实践,将音乐专长转化为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与温润的人文关怀,实现了真实叙事场域中,由“术”向“道”的深度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best365另一部作品《烽火弦歌——长江畔的时空交响》(作者:奂振楠,指导教师:柳轶群)也在本次比赛中荣获北京市一等奖。近年来,人文学部外语教研室持续推进“课程建设+赛事实践”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积极对标国内一流院校经验,通过开设多门类特色课程、组建跨学科赛事团队,将语言教学逐步扩展为支撑学生专业学术表达、跨文化表达与国际胜任力的综合教学实践,积极串联语言表达、专业能力与价值担当,着力提升学生“植根中华文化的全球表达”与“融通全球视野的中国叙事”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打造更多高质量的语言实践平台,更好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供稿:人文学部
设计:王佳瑶
责任编辑:静静